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超30万亿元 整体收益保持稳健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站上了30万亿元关口。银行亿元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7月25日发布的理财《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存续超万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规模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整体较去年同期增长14.18%。收益
整体收益保持稳健
与市场规模持续上涨相对应,保持今年上半年,稳健理财产品的银行亿元整体收益保持稳健,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理财较去年同期增长14.18%。存续超万其中,规模银行机构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599亿元;理财公司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297亿元。整体2025年上半年,收益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保持
“随着存款利率下降以及居民预期改善,理财产品相较于定期存款的超额收益优势进一步凸显。”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预计2025年下半年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将继续扩大,有望突破前期高点。《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132家银行机构和32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63万只,累计募集资金36.72万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30.67万亿元。
从投资方向上看,固定收益类产品仍是主体。《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9.8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7.2%,较年初减少0.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0.3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77万亿元,占比2.51%,较年初增加0.0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0.22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7万亿元和0.02万亿元。
“近期,以债券为主要底层资产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明显,不过,面对市场波动和投资者多样化需求,银行和理财公司如何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三者之间做好动态平衡,将是一个长期挑战。”董希淼说。
由于固定收益类产品是主体,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整体较低。《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9.4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95.89%。相比之下,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仅为0.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仅为0.32%。
从运作模式上看,开放式理财产品已成主流。《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4.82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80.93%,较年初增加0.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1.06个百分点;封闭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5.85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19.07%。
投资者数量达1.36亿个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上升,投资者数量也维持了增长态势。《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36亿个,较年初增长8.37%。
从结构上看,个人投资者是绝对主体,数量为1.34亿个,占比高达98.66%,较年初新增1029万个;机构投资者数量占比小幅增长,数量为182万个,占比1.34%,较年初新增19万个。
银行理财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依然较低。《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在个人投资者中,数量最多的仍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达33.56%;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型)和五级(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分别增加1.03个百分点、1.25个百分点。
“接下来,投资者应基于自身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和风险偏好,做好适合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董希淼说,近期,由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黄金基金构成的“新三金”投资组合受到投资者关注,如果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适当增配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以及股票、黄金等产品。如果投资者追求稳健收益,则可在存款之外,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国债、保险等产品。“总之,投资者应平衡好风险和收益、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综合进行资产配置。”董希淼说。
除了为投资者创造收益,多家理财公司还着手规范“代销业务”,完善、健全理财产品的代理销售业务管理机制,以切实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推动包括理财产品代销在内的商业银行代销业务规范有序发展。
“中邮理财始终牢固树立合规经营理念,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代销业务全流程管控。”中邮理财相关负责人说,一是严把机构准入关,从主体情况、风险管理、内控及反洗钱管理、销售管理、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等维度开展尽职调查,筛选符合要求的合格代销机构,在代销协议中明晰双方的权责义务,明确业务规范性开展的相关要求;二是做好持续监督管理,做好定期评估、跟踪管理等代销机构的存续期管理工作;三是协同做好客户服务,与代销机构明晰约定客户全流程服务陪伴机制,切实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持续提升客户体验。
多途径支持实体经济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1万亿元。”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上半年,理财产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充分发挥资金优化配置功能,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资金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对接。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合计32.97万亿元,同比增长7.31%;负债合计2.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3%;理财产品杠杆率为107.45%,较去年同期增加0.41个百分点。
那么,理财资金投向了哪类金融市场以及哪些重点领域?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由于理财产品仍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其投向债券类、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余额分别为18.33万亿元、1.82万亿元、0.78万亿元,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55.6%、5.52%、2.38%。其中,截至2025年6月末,理财产品持有信用债12.79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38.79%,占比较去年同期减少2.34个百分点;持有利率债0.99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3.01%。
从投向的重点领域看,理财资金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3200亿元,投向“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扶贫纾困等专项债券规模超10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5万亿元。此外,今年上半年,市场累计发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主题理财产品81只,截至2025年6月末,ESG主题理财产品存续余额超3000亿元,市场存续专精特新、乡村振兴、大湾区、绿色低碳等主题理财产品超200只,存续规模超1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通过配置长期资产支持实体经济,分享市场发展红利,为投资者带来持续收益。截至2025年6月末,据测算,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为个人养老金份额的投资者实现收益超3.9亿元(含浮盈),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共有3家理财公司新发行5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进一步丰富了产品体系,更好满足投资者的养老需求。自个人养老金业务开展以来,6家理财公司已累计推出35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由21家销售机构代销。截至2025年6月末,产品个人养老金份额余额超151.6亿元,较年初增长64.7%,开立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行业信息平台账户的投资者超143.9万人,较年初增长46.2%。(记者 郭子源)
原标题: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超30万亿元 责任编辑:曾少林(责任编辑:综合)
-
发布者:小宁 浏览量:5783发布时间:2022/9/21 14:21:32 在全民健身热潮下,能量饮料正在成为饮料领域炙手可热的品类。2021年我国能量饮料的市场规模为51 ...[详细]
-
ze: 14px; line-height: 28px;">《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3日 第 10 版)本报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韩鑫)国家邮政局近日发布的5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今 ...[详细]
-
新能源车企扎堆晒年终成绩单 2023年10家新能源车企全年销售情况
中新经纬1月2日电 (刘雪玉 彭林丽)近日,中国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了2023年12月以及2023年全年的交付数据。2日,中新经纬梳理了2023年10家新能源车企的全年销售情况。其中,比亚迪销量攀升,年 ...[详细]
-
1月3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二投行巴克莱将苹果股票评级从“持有”调整为“减持”,并将目标股价下调1美元至160美元,这意味着该公司未来一年的股价将下跌17% ...[详细]
-
近日,国网霍林郭勒市供电公司在营销基础档案治理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治理率从98.5%提升至99.72%。这一成绩的取得,彰显了公司在提升营销管理精细化水平、优化客户服务质量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卓越成效。 ...[详细]
-
2024龙年纪念币纪念钞预约官网入口:中国工商银行预约流程+时间
新年新气象!2024年龙年贺岁普通纪念币和纪念钞将于2024年1月3日至4日开放预约啦!这么有新年气氛的纪念币、纪念钞,快get预约攻略带回家吧~2024年龙年贺岁纪念币2024年龙年贺岁纪念钞纪念币 ...[详细]
-
2023年,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共对52家机构立案调查,作出自律处分121家人)次,涉及61家机构和60名责任人。从交易商协会发布的内容看,2023年,13家机构因交易环节违规受到交易商协会自律处 ...[详细]
-
ze: 14px; line-height: 28px;">2023年一季度,“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重回景气线附近,1月份小微指数上升至49.7,2月份突破景气线达52.7,3 ...[详细]
-
连日来,东阳市红木家具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深入各红木家具企业,就协会2013年的工作计划听取各企业负责人的意见。这是行业协会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2012年,受国际经济大气候以及我国对房地产行业调控的影响 ...[详细]
-
国内油价:过年前共进行了3次油价调整,其中出现了2次上涨跟1次下跌,2次上涨算起来,共上调汽油400元/吨,柴油390元/吨,不过油价只下调汽柴油50元/吨。在油价涨跌互抵之后,年前油价共大涨超过34 ...[详细]